{{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清淨機新進化,火災還能救人命
前不久,高雄發生震驚社會的住宅火災案,名醫女兒ㄧ家五口的慘劇。就在日前,火場鑒定報告出來,證實是電器所造成的災禍,據了解該戶二樓設有吧台,上面的電器是起火原因,因靠近樓梯口,火勢沿著樓梯往上燒到四樓,等到睡夢中被驚醒已經來不及,憾事就此發生。
我們肯定消防人員宣導火災的逃生觀念,常記八字訣「小火快逃,濃煙關門」。在危及存忙之際,一念之間定生死。但同時也要把預防的觀念及做法宣導出來,畢竟預防更勝於發生時的應對。
在預防火災的作為中,我們強烈建議居家要安裝火災警報器,但人常有一種自信,認為發生火災只要有味道出來就會馬上聞到而醒過來,就會馬上採取撲滅或逃生的動作,而忽略掉這種警報器的重要。這種認知是心理學所說的認知閉合需求高,是一種自以為是的直覺想法,但賭這樣風險太高。實際上,人睡著的時候,幾乎很多感官都處於休眠狀態,例如嗅覺視覺,當小火苗竄出時,初期可能只有少量悶燒,燃燒導致一氧化碳增高,室內逐漸缺氧,會讓人睡得更昏沉,警覺性變得更差。
這時候只有一個感官,可能較為活躍與敏銳,就是聽覺。警報器的音量大約是70~90分貝,如果在一般住家室內空間,音量應該可以把人叫醒(但如果房門緊閉著或在不同樓層,可能聽不到警報聲,就建議在該處另外裝設),為自己爭取3~5分鐘的逃生時間,火災分秒必爭,這點時間可能就是天人一線之隔的關鍵時刻!
如果沒有裝設火災警報器,大家可能沒想過,可以利用家裡面幾乎都會有的一種電器來擔任監測的角色。空氣清淨機有偵測空汙的能力,如果日後有考慮添購或更換清淨機,可將有空汙感測器的機種列為優先選擇。這些配有空汙感測器的清淨機,至少要有偵測PM 2.5(PM10也可以)細懸浮顆粒及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體的能力,如果有配備溫度感測器那更好,甚至有的機種還配有濕度及光線感測器。
下面這個畫面是一則當時令人驚奇的新聞,
(資料來源~TVBS新聞網 2017/10/16 )
這位深夜在書房的當事人,因客廳的空氣清淨機感測到異常,透過手機發出警告,起初不以為意,但手機不斷的推播訊息,第三次總算過去客廳發現到正在燒融的電燈,及時化解了可能的悲劇。
(資料來源~TVBS新聞網 2017/10/16 http://news.tvbs.com.tw/life/791021)
清淨機有了上面的感測器,算只做對一半,要如何通知警告使用者,是另一個重要關鍵。如果是由清淨機機本身的蜂鳴器發出,那麼聲音可能比警報器小,睡在不同房間,想必是聽不到的。要讓警告有效,就要用物聯網IoT的技術來達成。手機是現代人不會離身的東西,即便睡覺時,都放在伸手可及的附近,這時候手機發出的聲響可能比在另外房間警報器所發出的聲音還更能擾人清醒。
所以若要選擇空氣清淨機,除了配有上面所提到的感測器外,更重要的是能夠透過智慧的APP將異常狀態推播到手機。筆者認為,有這種應用的空氣清淨機會成為趨勢,各廠牌也會推出APP來搭配,所以將來清淨機不是比硬體規格,因為差異性不大(每家都幾乎用HEPA濾網)。最有看頭比較的就是驅動機器的APP了(跟很多產業一樣,軟體重於硬體),比的是UI介面使用親和性、智慧程度與收集到居家的大量空氣數據如何運用在抗過敏及居家空汙的預防行為上。
(APP將空氣數據以圖呈現,圖中紅點代表當時有突然的空氣異常)
所以若要選擇空氣清淨機,除了配有上面所提到的感測器外,更重要的是能夠透過智慧的APP將異常狀態推播到手機。筆者認為,有這種應用的空氣清淨機會成為趨勢,各廠牌也會推出APP來搭配,所以將來清淨機不是比硬體規格,因為差異性不大(每家都幾乎用HEPA濾網)。最有看頭比較的就是驅動機器的APP了(跟很多產業一樣,軟體重於硬體),比的是UI介面使用親和性、智慧程度與收集到居家的大量空氣數據如何運用在抗過敏及居家空汙的預防行為上。